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是什麼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(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, 簡稱GPP)是一種嚴重且罕見的自體發炎性疾病,因身體裡的 特定發炎反應路徑發生異常的活化,而引起的連續發炎反應。
-
好發於40-60歲的成年人,女性比例稍高一些,會因為地區及人種而略有差異。自體免疫疾病病人、家族遺傳病史、孕婦族群,皆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好發族群。
-
病程難以捉摸,常常伴隨著間歇性的全身性急性發作(flare)。另病友往往會伴隨其他共病,如乾癬性關節炎、高血壓、腸胃道潰瘍及肥胖等等。
-
名稱中雖然有「癬」,並且會出現大量無菌膿疱病灶,但與感染無關。膿疱會在幾天後消退或是持續長達3個月,後續仍有復發的風險。
-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不僅大大影響病友日常身體活動功能、活力及心理健康,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!
找回人生主控權!
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的《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治療共識》,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主要治療目標為「快速且持續控制疾病,讓病患安心重返生活正軌」
-
快速清除皮膚症狀(如: 膿疱),控制發燒和全身性症狀,並緩解疼痛
-
持續治療且預防急性發作、改善生活品質,降低長期併發症風險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(GPP)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不等於一般乾癬
全身性膿疱性乾癬(GPP)和一般乾癬(斑塊型乾癬)部分症狀非常相似,比如都可看到皮膚患處泛紅、脫屑,所以病友容易被誤認為是一般乾癬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病友可能同時患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和一般乾癬;根據統計,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有超過 65% 的病友,同時合併有一般乾癬的病史,這也讓醫生進行診斷時更為複雜。
診斷方式
初期病徵常被誤認為是其他皮膚疾病,而進行症狀治療。
通常會搭配以下方式增加診斷準確度:
觀察皮膚及
全身性症狀
了解病人過往
醫療史與用藥紀錄
評估病人
的家族病史
抽血檢查
發炎相關數值
做皮膚切片
增加診斷的準確度
診斷新工具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整體評估工具(GPPGA)
專業皮膚專科醫師可利用此工具針對膿疱、紅斑、脫皮/脫屑三大面向進行嚴重度評估。每個項目共分為5個級距,三個項目分數加總後平均,其總平均分數越高,代表疾病嚴重度越嚴重,若評估為中度或重度,則需儘快治療。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治療選擇
隨著醫學的進步,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也邁入精準治療的新里程碑,除了發現關鍵致病機轉IL-36外,目前也已發展相對應的藥物,幫助病友快速消除膿疱,及早重返生活正軌。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治療共識
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集結了全台皮膚科GPP專家的治療經驗與國內外臨床研究證據,發表全台第一個《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治療共識》,期望幫助GPP病人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成效,長遠提升病患生活品質。以確診GPP的成人患者為例,急性發作的治療建議如下:
資料來源:Dermatologica Sinica 42(2):p 98-109, Apr–Jun 2024.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藥物健保給付資訊
為了幫助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友在急性發作時,能獲得更好的疾病控制,健保署在113年7月1日起,已有新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(GPP)藥物納入健保給付。
完整健保給付規範全文,請見健保署網站
常見急性症狀
病情控制為病患急性發作時的首要任務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急性發作病程進展較快,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進展為敗血症、嚴重的器官衰竭(腎臟、肝臟、心臟及呼吸系統),有致命風險。
皮膚出現脫皮、紅斑和散布全身的無菌膿疱(不限於四肢)。出現膿疱的數日或數周內蔓延到全身;一開始的膿疱密集且較小,大量聚集後會形成所謂的膿疱湖。
除外觀受到影響外,發病時也可伴隨全身性症狀,如發燒、疼痛、全身無力、疲勞、嚴重水腫、關節炎、葡萄膜炎及膽管炎。
可能會復發(>1 次發作)或具持續性(>3 個月),而且緩解後,可能在皮膚表面留下紅斑伴隨脫屑。 |
|
值得注意的是,每個病友急性發作伴隨的病徵有可能不一樣,而同一病友每次發作的症狀也有可能與上次不同,這也是多數病友難以真正察覺的原因之一。 |
日常照護
急性發作後,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友身上的皮膚需要細心照料:
皮膚的病灶會出現搔癢,不要去抓、摳皮膚癢處,以避免傷口感染。 |
|
需要定期回診檢查皮膚復原狀況、晚上睡前須塗抹凡士林或保養品,讓皮膚保濕。 |
|
為了避免日常活動過度曝曬,可以穿上透氣、寬鬆的長袖衣物。 |
|
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、睡眠與適當運動,不僅能維持身體健康、也能讓心情變好。 |
|
盡早戒菸或控制飲酒量。 |
聽Podcast
如何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和平共存?
一起來聽聽病友故事
就醫指引
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一旦 急性 發作就要盡早就醫治療,尋求皮膚專科醫師專業診治,以免引發嚴重且有致命風險的併發症。 請 立即搜詢臨近院所資訊與醫師專家: |
點擊查看更多院所 +
點擊查看更多院所 +
點擊查看更多院所 +
點擊查看更多院所 +
註1:全台全身型膿疱性乾癬(GPP)專家醫師名單由臺灣皮膚科學會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