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活緊張忙碌的現代人,身體總是小毛病不斷,該怎麼辦?家有老小的三明治族,如何顧好自己、守護家人?
從「飲食」、「生活」、「運動」的改善著手,每日的自主健康管理和本草入膳食,是適合全齡家庭作為日常保健的智慧選擇!
依照個人體質與順時調養,把握轉大人的成長關鍵、女人三春健康美麗、男人健壯調理、及銀髮元氣樂活,全方位「自我健康管理」輕鬆實踐!
本
草
養
生
第
一
品
牌
秉持醫食同源的養生健康理念 本草入膳 第一品牌
莊廣和堂品牌緣起於「百年老品牌」台北迪化街「廣和堂」中藥舖,四代傳承嫡傳人旅日食療養生專家,台灣國寶-莊淑旂博士健康理論,在對的時間食用對的食物,以最自然的醫能提升自癒力及免疫能力,以中醫「未病先防」的概念,強調預防勝於治療,提出「飲食、生活、 運動」健康管理的重要性,全台實踐健康生活型態醫學第一人!
台灣第一位女中醫 莊淑旂博士傳奇人生
傳承至第五代 將阿祖本草入膳配方研發成方便食用的萃滴精

自
我
健
康
診
斷
補對才養生!你是哪一種體型?
現代人由於錯誤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使身體平衡狀態失控,而產生疾病;由於身體健康情形不佳,而產生不良的體型。
因此,要克服疾病,就必須從體型和飲食、生活習慣著手,找出自己屬於那一種體型,再找到適合自己體型的食物,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,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!
算算看你是胖還是瘦?
- 標準體重(公斤)=(身高公分-100)× 0.9
- 體重分類:
- 實際體重在標準體重 ±5% 以內 → 標準型
- 實際體重 > 標準體重 +5% → 肥胖型
- 實際體重 < 標準體重 −5% → 瘦型
範例
身高 160 公分
- 標準體重 = (160-100) × 0.9 = 54 公斤
- 5% 範圍 = 54 × 0.05 = 2.7 公斤
- 標準型體重範圍為:51.3 ~ 56.7 公斤
- 低於 51.3 公斤:瘦型
- 高於 56.7 公斤:肥胖型
分辨你是哪一種體型?
莊博士提出「四種體型」的分類方法,協助個人依據自身體型特徵,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,以達到更有效的健康管理。
※ 請點選,哪一種狀況最符合你?
搭配「一日四診」更精準掌握身體變化
莊博士的一日四診法,每日檢視身體狀況,協助每個人找出氣及其他酸痛與疲勞處,隨時將其消除,使身心時時刻刻保持最佳健康狀態。
{{ day.timeTtl }}{{ day.ttl }}
{{ day.text }}
在壓診、打診時發現身體內有脹氣存在異常者,建議逐漸將餐食份量比例調整為早餐三(以肉類為主,搭配蔬菜、水果),午餐二(以魚類為主,搭配蔬菜、水果),晚餐一(以少許蔬菜、水果搭配一七杯蘿蔔汁和一杯米去蒸的粥即可),而且在睡覺前3小時禁止在食用任何食物,這種逐漸調整餐量的行動必須持之以恆循序漸進,此外也可做做排氣體操來排體內的脹氣。
- 首先閉上眼睛,張開雙肘,將雙手中指從鼻樑由下往上推放在額中間的髮際。
- 以拇指腹放在眉頭下凹處,用力壓、揉,但不能壓到眼珠。,張開雙肘,將雙手中指從鼻樑由下往上推放在額中間的髮際。
- 兩中指仍維持往下壓在髮際,拇指漸向兩側按壓,直到眼尾上方,進行眼睛指壓以躺臥最為理想,如果不方便,也可以坐在椅子上進行。壓揉眼睛時需咬緊牙根,收縮下巴,頸後要用力。如果眼睛疲勞,壓起來會有痛覺,但仍要繼續指壓直到不痛為止。
全
齡
養
生
法
莊淑旂博士:健康不是醫生治出來的,而是自己養出來的。
強調順應身體節律,透過日常觀察、適時調養與消除疲勞,啟動自癒力!
從把握轉大人的黃金成長期、「女人三春」-女性重塑健康體質的黃金時機、青壯年男性打造耐力與活力兼具的體質、銀髮族無齡養生法,兒童到長者皆有實踐的解方,守護健康。
{{ contents[activeMainTab][activeSubTab].sub }}
{{ contents[activeMainTab][activeSubTab].text }}
早餐:糙米飯加強新陳代謝,搭配豬牛雞羊等各種肉類(兩百公克以內)交叉食用;蔬菜類是主菜的二至三倍(每餐皆如此),除了綠色蔬菜外,其他如蘿蔔、海帶、蓮藕、高麗菜等蔬菜都是。最好每天攝取五種顏色蔬菜,也就是「五行蔬菜」。
午餐:以魚、貝類等海鮮為主,補充鈣質與DHA,再加上一大盤蔬菜,營養就很完整。
晚餐:只要營養不要負擔,以清淡為主,避免大魚大肉,須搭配大量蔬菜。
莊博士比喻這個時期如同一座「大水庫」的啟動期,能否儲備足夠能量,將影響往後的經期、懷孕與更年期調理。良好的睡眠與規律生活,是最基本的補能來源。同時,莊博士提出「321飲食原則」,晚餐不過量、睡前三小時不進食,幫助入睡與良好的睡眠品質。
運動方面,靠著牆面做手臂伸展運動、簡單毛巾操,有助於矯正體態、舒緩疲勞,同時拉開橫膈膜,減少脹氣,讓營養好吸收,幫助發育。本草入膳,打好生理底-「薏薑湯」(薏仁、老薑、紅糖、山楂)調理體質,從生理期前一週開始飲用,能溫補子宮、預防生理痛。或以轉大人少女本草燉煮雞腿、排骨、菌菇類或是精准營養的無水滴練滴雞精,變成可口的藥膳湯,讓孩子在轉大人時期每天喝,補給能量鋪好底。
首先,孕後要讓內臟歸位,束腹使用要得法。莊博士提醒,市面束腹大多只是「壓扁肚子」,正確做法應使用12圈以上、有托腹效果的束腹帶,幫助子宮與內臟回歸原位,避免日後小腹突出、水腫體質。休養必須講究,第一週應以側躺餵奶為主,避免洗頭,改使用酒精擦拭頭皮以防風寒,方能避免寒氣入侵、後續婦科病上身的關鍵。
產婦也可搭配耳部按摩,幫助肩頸放鬆與自律神經調節。本草入膳的部分,坐月子不用一般水做湯底,而是用米的精華液與紅棗做為湯底,再加入滴雞精、雞腿、排骨、老薑等食材,煮成各種溫補藥膳湯,每天按階段補養,協助收縮與補氣。莊博士強調,「生一胎、年輕十歲」不是神話,而是調養得法的自然成果。
首先,每天清晨赤腳走在草地15分鐘,再加上「6分鐘毛巾操」,可刺激手臂與大腿內側經絡,活化脾胃代謝。推薦消除脹氣及安定神經方法,「白蘿蔔蒸粥」將整棵白蘿蔔(含頭部)榨汁,加干貝、吻仔魚或珠貝熬成蒸粥,搭配大量蔬菜,有助於清理脹氣、安定神經,預防賀爾蒙混亂。本草入膳的部分「七棗養肝湯」以小顆雞心棗劃出7刀,泡水8小時後隔水蒸煮1小時而成,每天飲用,有助養肝解毒,穩定賀爾蒙。另外也可以食用「女人本草」+「燕窩」+「滴雞精」熬成的萃滴精,從調理到養顏,內外兼顧美麗與健康,成為每日維持活力與年輕氣色的秘密武器。
首先,避免受寒,保暖第一。生理期首兩天不可洗頭,以酒精擦拭頭皮取代,避免寒氣進入子宮。戶外活動後進冷氣房,汗未擦乾就可能引發子宮收縮、血塊堆積,甚至導致肌瘤、囊腫。記得隨身攜帶小方巾,保持腹部乾燥與溫暖。飲食則按日補養。另生理期可食用「薏薑湯」(薏仁、老薑、紅糖、山楂)調理體質,從生理期第一天開始飲用,能溫補子宮、預防生理痛。第1~2天:麻油老薑炒豬肝,搭配米精紅棗露湯底;第3~4天:麻油老薑炒腰子;第5天:麻油雞湯為主食;每日700克肉類及內臟類分2次食用,補血補氣。莊博士提醒,女性應以正面心態看待經期,感謝身體提供每月排毒機會,調整好情緒、飲食與休息方式,珍視強身養命的契機。
養
生
動
起
來
養生跟著做,健康動起來!
莊博士鼓勵以正念生活、感恩心態與適度運動來調和身心。
生理和心理都要一同養生調理,以下練習每日實踐,持之以恆,為健康加分!
6分鐘宇宙毛巾操
每日短時間的身體伸展與呼吸調整,達到強化免疫力、促進血液與淋巴循環、消除疲勞、平衡身心的效果。
20分鐘睡前感恩練習
莊博士認為「情緒是慢性病的根源」,壓力、焦慮、悲傷等情緒若長期未釋放,會導致氣積阻滯,進而影響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。
感恩練習音檔播放